记者开写中国博客的背后
时间:2007年03月09日 内容来源: 互诺科技 浏览量:0

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“两会”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。来自31个国家、135家新闻机构的560名外国记者云集北京。这成为外国媒体日益关注中国、中国因素在全球更加凸显的又一个新注脚。

而对美国媒体来说,他们的记者早就扎根中国。新年伊始,美国《时代》杂志推出封面文章——《中国:一个新王朝的开始》。随后,美国《新闻周刊》刊登评论,认为“中国注定将扮演这样一个角色:多年来第一次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”。

事实上,这并不是第一次。新中国成立、尼克松访华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,这些都曾引发美国几次“中国热”,但持续时间都不长。而这一轮的“中国热”,从2005年延续至今,并且仍在持续升温,这是前所未有的。

不过,媒体的偏见依然存在,而美国普通人对中国的了解,远远比不上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。要让美国真正地了解中国,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
李侃如:

中国应该被邀请参加八国峰会

中国的迅速发展,是美国政府不能不正视的事实。著名中国问题专家、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李侃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:“过去5年来,美国越来越意识到,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,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,这并不夸张。美国非常重视中国,尽管关注的目光中带有一丝疑虑。李侃如为此建言:中国应该被邀请参加八国峰会,而美国也应该积极参与亚洲地区的事务,例如出席东亚峰会。

(李侃如,曾担任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部资深主任、总统特别助理。在美国政界,问策亚洲事务尤其是中国事务,李侃如被视为第一人选。)

王缉思:

美国媒体一直保持着复杂心态

美国乃至西方主流社会已经普遍认可中国将和平发展的说法。但西方主流社会接受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,并不意味着今后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完全放心,维护其自身国家利益是前提,这决定了他们的态度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面对中国的发展,美国媒体一直保持着复杂的心态,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过。

(王缉思,知名外交政策学者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)

“两会”新闻中心的统计显示,和去年相比,报名参加今年“两会”报道的外国记者人数增加了10%以上。有记者开玩笑说,这个数字恰好和去年中国GDP的增幅相当。

在3月5日当天,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中国。日本主流媒体都把中国“两会”当成重大新闻,刊登了大幅报道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更是用整个头版来报道温家宝总理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美国CNN当天在网站头条刊登的报道就是关注中国“两会”的。温家宝总理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还出现在了印度的电视台、电台等媒体上。

从报道的内容看,无论是住房、医疗、教育改革等中国民生问题,还是可能对世界产生直接影响的中国经济走势、人民币汇率问题,甚至是《物权法》草案,都成为世界主要媒体关注的焦点。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开始变得丰富而复杂,“两会”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最大窗口。

事实上,世界媒体对中国的“报道热”早已经开始了,尤其是美国媒体,对中国的关注由来已久。

“中国热”涌动

《时代》勾勒“中国世纪”

一个多月前,《时代》杂志推出封面文章《中国:一个新王朝的开始》,浓墨重彩地报道了中国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带来的积极意义。尽管文章的主题是中国,但《时代》杂志动用了驻北京、曼谷、巴黎以及多个非洲国家的12名记者,分析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。

通过大量的例证,《时代》杂志勾勒出“中国世纪来临”的画面: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,海外投资和对全球天然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,外交上也积极进取,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。

《时代》杂志北京分社社长艾西门出生在中国香港,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。他表示,《时代》做这样一篇封面文章的初衷是,“大家看到了中国的重要性,包括美国读者也是如此。因此,我们要用更多的故事和更多的版面把中国情况告诉读者。”

变化还在继续发生着。不久前,“中国博客”的标识悄悄出现在《时代》杂志的网站上。这是该网站第一次为其他国家开设博客。写作者都是《时代》的记者,虽然他们审视中国的视角依然是西方式的,但这种独立博客的出现,被视为是西方媒体报道中国迈出的很特别的一步。

从1月29日,到3月8日为止,中国博客共约发表了47篇文章。博客中的文章有关于中国股市过热、中国春晚传统统治地位动摇、中国整改不规范英文标识牌的,也提到了南京大屠杀相关电影对中日关系的影响、中国在伊朗问题中的态度等。当然,这个博客也不乏负面报道和误解,如渲染中国贩卖人体器官等。

美国其他主流媒体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盛顿邮报》以及CNN也表现出关注中国的热情。2月19日,美国《新闻周刊》刊登的评论文章指出,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自信、成熟、负责任。文章认为,“伴随其力量和财富的增长,中国注定将扮演这样一个角色:多年来第一次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。”

对中国感兴趣的不只是美国媒体,英国的《经济学人》、德国《明镜》周刊、韩国《朝鲜日报》等都刊发过此类报道或评论。

2005年出现后持续升温

知名外交政策学者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告诉记者,在国力稳步增强的背景下,中国引起其他国家媒体的关注是很自然的事。“西方主流社会已经承认,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。”王缉思教授说。

在美国《华盛顿观察》周刊主编陈雅莉看来,这一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热潮是近两年来美国媒体“中国热”的延续。她告诉记者:“从2005年开始,新一轮的‘中国热’在美国媒体中就已经出现了。”

2005年5月,《纽约时报》发表社论《一个崛起的中国》。随后,一行漂亮的中文隶书标题:《从开封到纽约——辉煌如过眼烟云》出现在该报的评论版,提醒美国人“中国正在复兴”。就在同一时期,中国影星章子怡笑靥如花地出现在《新闻周刊》封面,身后的背景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。这份著名的美国杂志以《中国世纪》为题,用21个版面从商业、教育、电影、汽车文化、奥运等多个角度解读中国。即使是一向保守的《华尔街日报》,也在“中国报道”特辑中宣称:中国改变世界。

《时代》杂志自然不甘落后,它以“中国的新革命”为题,刊载了二十多个版的相关文章。该组文章以崛起的中国为主线,从中美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,中国社会的变化,美国大企业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,全面解读中国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社会、人权等方面的情况,而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的画像出现在这期杂志的封面。

事实是,美国媒体对中国的高密度报道,这并不是第一次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、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,这些重大事件也曾引发美国几次“中国热”,但时间持续都不长。而这一轮的“中国热”,从2005年延续至今,并且仍在持续升温,是前所未有的。

十年转变

从看大熊猫到去商务部

在美国媒体工作的陈雅莉出生在中国。她告诉本报记者,从报道频率看,如今美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,一些媒体甚至派出庞大的队伍到中国采访。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报道的数量,报道面、报道内容也被拓宽和丰富,从经济、科学技术、社会甚至小人物的生活,都成为美国媒体关注的话题。

而在10多年前,报道这一切对美国媒体而言都是不可思议的。1994年,同样是《时代》杂志,它发表的文章是《围堵中国》。

陈雅莉称,在上世纪90年代,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,美国媒体绝大多数对中国的报道仅限于中国的人权、军力等少数领域。尽管当时中国经济已经蓬勃发展,但大多数美国媒体对这些没有兴趣,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持不同政见者、“台独”、贸易赤字、政治献金、核技术泄密等等。

一位西方记者曾经这样描绘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演变过程:

在上世纪70年代,当美国记者在北京一下飞机,他对接他的翻译说:“带我去采访动物园,看大熊猫。”

在上世纪80年代,当美国记者在北京一下飞机,他对接他的翻译说:“带我去迪斯科舞厅。”

在上世纪90年代,美国记者一下飞机,他对翻译说:“带我去见不同政见者。”

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的一份统计显示,上个世纪90年代,西方主流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报道占涉华报道总数的60%到70%。

偏激论调在减少

直到近几年来,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的议题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,并且开始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、文化交流和社会变迁,一些小人物的命运也是他们关心的话题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学者张国庆长期关注美国媒体,他这样形容当前的美国记者:“到了21世纪,美国记者来到中国后会对翻译说:‘请带我去商务部。’”

在美国记者态度转变的背后,是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日益凸显。由于中国不断增强的政治影响力,由于中国高增长率的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,很多看似只关乎中国经济的议题,却可能和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有关。例如人民币汇率的变动,中国利率的调整,都会对大洋彼岸的美国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。因此,“随着形势的变化,美国媒体不能不考虑其读者的关注点。”陈雅莉说。

由于相互了解程度的加深,关于中国的偏激论调的市场正在减少。《纽约时报》著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对他的朋友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说,现在,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写中国了,以前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,但现在他要想想,他的中国朋友王缉思看了他的文章之后会怎么评价。

●相当多的美国人将人民币上的“毛泽东”认作“胡志明”

●有人因姚明觉得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是世界最高

●一提中国,就与“龙”及“成龙”、“李小龙”挂钩

熟悉美国媒体运作的陈雅莉认为,尽管当前一些美国媒体积极鼓吹“中国世纪”,但他们对待中国的立场依然是现实主义的,维护美国的自身利益是基本前提。“在中美关系处在‘好天气’时期,美国一些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可能会比较积极乐观。但一旦出现类似‘中美撞击’的事件,美国媒体势必一边倒地负面报道中国。”陈雅莉表示。

她认为,即使在“中国热”的形势下,美国媒体一边倒地积极正面报道中国,这种情形也不可能出现。“平衡性报道”一词,被陈雅莉用来表述近年来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特点。

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经对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盛顿邮报》和《今日美国》等3家美国报纸2005年涉华报道的内容和倾向进行过分析。结论是,在倾向性上,3家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中性报道占多数,负面报道略多于正面。分析发现,3家美国报纸对中国形象的描绘,大致可以表述为——经济形象:高速增长,前景广阔,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交往;政治形象: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,但人权、民主状况不佳;社会形象:传统文化魅力久远,但公共卫生和环境状况比较差;政府形象:以中性和负面为主;企业形象不鲜明。

在普通老百姓层面,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,远比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少。在美国青年柯里导演的写实纪录片《跑吧,中国!》中,相当多的美国人误将100元人民币上的“毛泽东”认作“胡志明”;在篮球场边的被采访者都对姚明大加夸奖,有人还因此觉得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是世界最高的;越南战争的记忆模糊了美国人对于中国的认知,甚至一提中国,就与“龙”及“成龙”、“李小龙”挂钩。

中国人应该拥有一种稳定的平常心态

要让美国真正了解中国,还需要更多时间,而对中国人而言,面对“中国热”的持续升温,“是否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、不可盲目乐观”被视为问题的根本。很多人清醒地意识到,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,中国国内依然有贫富差距、社会保障以及环境污染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。

一项调查显示,对于《时代》杂志“21世纪是中国世纪”的说法,表示“不赞成”的民众占42.74%,表示“赞成”的只占到38.79%。

王缉思教授认为,无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是以积极为主,还是以负面为主,“我们都应该拥有一种稳定的平常心态,这是最重要的”,要能够成熟地对待崛起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。

“傲慢自大非常危险。古代中国曾经认为无须向外国学习任何东西,这是衰败的开始。”纪思道在《从开封到纽约——辉煌如过眼烟云》一文中如此告诫美国。而对曾经由盛转衰如今重新“热”起来的中国,这句话无疑同样具有警示意义。